在《送参寥师》一诗里.苏拭采用了佛教的“()”观来说诗:“欲令诗语妙 无厌() 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。”讲到了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所构成的一种最佳精神状态。
时间:2018-10-02 21:08:12 关键词:到了,佛教,客体在《送参寥师》一诗里.苏拭采用了佛教的“()”观来说诗:“欲令诗语妙,无厌(),静故了群动,空故纳万境。”讲到了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所构成的一种最佳精神状态。
答案解析
空静;空且静
举一反三
在《送参寥师》一诗里.苏拭采用了佛教的“()”观来说诗:“欲令诗语妙,无厌(),静故了群动,空故纳万境。”讲到了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所构成的一种最佳精神状态。
答案解析
空静;空且静